曾經,姐姐問過我一件事情,「以後工作,到底要選擇興趣,還是能力?」
我和她分享「我以前,讀過臺北商專財政稅務科,對於商,財政稅務我有能力,但是,我沒有太大的興趣。後來,我選擇中原心理系,心理學,我有興趣,但是當時沒能力。對於有興趣的事情,我努力,一直的做,後來,它就變成我的能力。這時,我可以一邊做有興趣又有能力的工作。」
其實,在生活當中,我們觸目所及,存在著各式各樣,不同的工作。
每一個工作,都有它的專業性,這也是,從以前自己就非常喜歡看日劇。
日劇中,往往介紹了,每一份工作中,那份心意。無論是,《將太的壽司》,無論是《X光室的奇跡》,或其他你看見的,我們生活周遭的專業,一一的陳述了,當中的細膩。
對我來說,總是將工作與生活,如同綜合果汁般,打在一起。生活像工作,工作像生活。
這是因為,兩者都是我生命中,重要的部分。
我自己讀了不同的科系,曾經也換了不同的跑道。在不同的工作中,也欣賞,看見了,不同人生的風情。
在每個行業裡,沒有絕對的好壞,高低上下。
只要,我們忠於自己所愛的,將自己的能力,盡情的發揮。
連帶著,因為工作所換來的金錢,生活,以及對生命,和周遭他人之間關係的改變。
當然,在工作的背後,讀書,依然是一件讓我們逐漸的瞭解,與累積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。
透過讀書,也讓我們慢慢的展現,也開發了自己生活的能力,工作的能力,與對於自身生命的看法。
工作,讀書,讀書,工作,兩個關鍵,交織在一起,讓自己的生活,充滿著期待,也讓我們將所學,所擅長的能力,和對這個社會,有了一些連接與貢獻。-王意中臨床心理師
我們為什麼要讀書?為什麼要工作?: 認識世界與自己,啟動未來無限可能(全套兩冊)
僕たちはなぜ働くのか(上+下)
作者: 池上彰
譯者: 賴惠鈴
繪者: 佳奈
出版社:采實文化
購書連結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70632?sloc=main